高塘之战合肥配资公司,对于李渊来说,是一个深刻的教训,他意识到薛举并非轻敌之辈,西秦军也远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容易对付。同时,李渊也看到了自己儿子李世民在唐军中的威望尚未足够,不能有效震慑那些老成的功臣和宿将,正是因为如此,唐军才在高塘遭遇了惨败。
然而,李家父子绝非易被击垮的人物。当面对薛举大军的逼近,李渊没有选择放弃,而是开始了新的策略。李渊立刻派出使者悄然前往凉州(今甘肃武威),与李轨进行联系,希望通过结拜兄弟的方式共同瓜分薛举的领土。
李轨收到李渊的信后,心中大喜,因为信中充满了李渊对他的极高评价和恭维。李渊在信中亲切地称李轨为“弟弟”,表示要携手共度难关。李轨被深深打动,立即派遣弟弟李懋带着使节前往长安朝贡,表示愿意与李渊结盟。
李渊见李轨回应迅速,便立刻封李懋为大将军,并任命李轨为凉州总管,封号“凉王”,两者的合作愈加紧密。此时,李渊对击败薛举的信心已大增。
展开剩余73%然而,就在此时,李渊接到了薛举病逝的消息,李渊迅速抓住这一有利时机,决定再次出兵征讨西秦。武德元年八月十七日,秦王李世民被任命为元帅,重新踏上了征战薛仁杲的征程,这一次,他依旧带上了老将刘文静与殷开山。令人惋惜的是,太原的功臣刘弘基竟然被薛举捉住了。
八月二十五日,得知薛举死讯后的临洮、袍罕、浇河、西平郡等地,纷纷派遣使者前来投降唐朝,这一切都表明西秦政权的势力已经动摇,眼看着就要被唐军彻底吞并。
九月初旬,李世民率领大军向高塘发起进攻,而薛仁杲则指挥宗罗睺率领精锐的十万大军抵挡唐军。宗罗睺数次挑衅唐军,但李世民始终保持冷静,并未立即出击。唐军诸将看到宗罗睺如此猖狂,都纷纷请求参战,但李世民却果断地压制了他们的冲动,心中暗自决定:上次高塘失利,若不是他们这群老将轻忽了我的命令,败局恐怕不会如此惨烈。这一次,我必须坚持自己的战略。
李世民告诉众将:“我军刚刚经历败战,锐气尚未恢复,敌军因胜而骄,必定轻敌自负。我们只需闭守以消耗他们的气焰,待敌气衰之后再出击,这才是最佳的战略。”他还特别下令:“敢言战者,斩!”
因此,唐军便与西秦的宗罗睺部队在豳州宜禄一带对峙。为了确保泾州不被薛仁杲攻破,李世民便派遣秦州总管窦轨率领汉中部队前往支援。没想到,窦轨与薛仁杲正面交锋,结果惨遭击败,不得不撤退。薛仁杲紧随其后,决心占领泾州,作为进攻长安的跳板,形势一度变得相当危急。
泾州城由骠骑将军刘感镇守,但由于长期与西秦军作战,城中粮草匮乏,刘感坚持了两个多月,最终因窦轨的失败,泾州城被西秦军围困。此时,李世民派遣长平王李叔良前往救援,但薛仁杲深知援兵到来,故意放出假消息称粮草不足,并带领军队假装撤退,试图诱使唐军误判。
九月十三日,薛仁杲假装高塘城即将降唐,李叔良误信了这个消息,派遣刘感前去接应。可是,当刘感来到高塘时,却发现城门紧闭,拒绝让他进入。这时刘感才意识到自己中了计,赶紧带领军队撤退。
就在这时,薛仁杲的大军从南方迅速下山与刘感作战。史书记载,刘感在与薛仁杲部队的交战中被擒,而西秦军也继续围困泾州。
然而,李世民的军队终于赶到,并开始围攻薛仁杲的防线。虽然薛仁杲试图通过诈降引诱唐军,但他最终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。
十一月初,西秦的军心开始动摇,许多将领如翟长孙、梁胡郎等纷纷投降唐军,李世民意识到进攻的时机已经成熟,开始发动全军攻击。
李世民通过巧妙的战术成功诱使西秦的宗罗睺出击,最终唐军在浅水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。李世民将宗罗睺的军队击溃,斩首千余,直逼薛仁杲的防线。
面对唐军的猛烈进攻,薛仁杲尝试加强防守,但他的士兵因疲惫不堪,纷纷投降。最终,薛仁杲不得不打开城门,亲自出降。
十一月八日,薛仁杲和他的百官投降唐朝,西秦王朝彻底灭亡。
李世民的胜利让唐军收获了大量战利品,包括精兵万余、男女俘虏五万人。这场胜利不仅为李世民带来了巨大的威望,也为唐朝的疆域扩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李渊因李世民的英勇表现深感欣慰,下令将薛仁杲斩首示众,同时赦免了曾经犯错的刘文静和殷开山,恢复了他们的官职。至此,西秦王朝在短短十五个月的时间内彻底覆灭。
随着薛仁杲的灭亡,李渊的唐朝将迎来新的挑战,接下来合肥配资公司,他们将面临怎样的敌人呢?我们将在下期继续讲述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大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